【商學院】東吳大學商學院50歲了~商學院新增Facebook粉絲專頁
東吳大學商學院50歲了!
在這50年間,商學院慢慢成長茁壯,孕育超過6萬名優秀的校友,去年更通過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認證,晉身國際認可的世界前5%頂尖商管學院之列。商學院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商學院這50年來的成長歷程吧!
不論是校友還是在學的同學們,歡迎大家加入~未來將持續發佈活動訊息給大家喔!
東吳大學商學院Facebook 粉絲專頁
商學院LINE@:@susob1968
商學院50周年院慶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c8WvtlByw
【商學院】107學年度暑期新開課-海外研習(I)
商學院107學年度提前於暑假授課課程:海外研習(I)。課程簡介: 安排拜訪泰國商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 International College),並由商會大學教授對參與海外研習學員英文授課,授課主題為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business class、拜訪朱拉隆功大學、參訪泰國企業-Ichitan Group Public Company、參訪台商企業-泰國南僑集團、泰達電(台達電關係企業),最後會進行海外研習心得總結報告。修課人數20位。
【商學院/經濟系】107學年度暑期新開課-高級國際溝通英文
商學院及經濟系107學年度提前於暑假授課課程:高級國際溝通英文。課程簡介:為提高學生國際競爭力,增加學生在國際學術及職埸上之自信及表達力,特別從英文的多層面來加強英文之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更進一步成為國際社會之精英份子,以符合本院深化國際化之具體作法。本課程屬暑假小學期之4周密集性課程,上課時間為每日6小時,共19日。此外,每日早上上課前有多益小考或模擬考,下午亦安排1小時之課程複習,由助教負責執行。課程內容包括4大項:口說與聽力、多益單字課、句型閲讀、國際溝通英語。四周上課完畢立刻參加多益測驗,檢驗學習成效。修課人數30位。
【商學院】107學年度第1學期「富蘭克林講座-金融投資與資產管理」課程
107學年度第1學期「富蘭克林講座-金融投資與資產管理」開始選課囉~
本課程由富蘭克林與商學院共同開課,課程教導基本之投資學的學理基礎與實務知識,並介紹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投資與投資組合理論,進而教導學員建立良好的基金投資操作策略與資產管理配置技術。課程除了邀請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股)公司專業經理人及商學院老師針對專業知識及實務操作進行專題演講外,學生還需參加投資模擬競賽及企業參訪,並有機會獲得寒假期間至富蘭克林公司實習的機會。
選課方式:請詳閱選課海報上之相關說明,並進Google表單填寫資料,網址:https://goo.gl/T8UJDc
本課程投資模擬競賽第一名獎金$20,000,第二名獎金$15000,第三名獎金$10000,第四、五名獎金各5000
A、B班學業成績前三名各獲得獎學金5000
歡迎同學踴躍選修~ 有問題請洽商學院單秘書(2311-1531轉2541;sanhwa@scu.edu.tw)。
【商學院】107學年度第1學期新開「創意產業經營專題與實作」課程
商學院107學年度第1學期新開「創意產業經營專題與實作」課程,選修3學分。邀請到「金魚。厝邊」負責人—彭仁鴻老師授課,本學期將以彰化田中鎮做為實驗場域,讓同學能夠實際瞭解地方創生之意涵與實作。課程採循序漸進的方式,讓修習該門課同學學會如何攝影及取景拍攝、如何挖掘故事題材、地方節慶行銷、及規劃農創小旅行等實務技能。
彭老師曾獲得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最高補助,而「金魚‧厝邊」就是由彭老師帶領志同道合的青年,以半年的時間改造頭城鎮長邱金魚故居而成的共同工作空間。作為老屋改造的案例,他們進行舊有空間的活化,希望作為在地青年的交流平台,並且匯集資源成為在地資訊站,藉此也活絡頭城社區。
想在大學期間留下求職或深造的加分課程嗎?本課程僅限30名,歡迎同學直接進選課系統選課喔~(開課單位:商學院學士班)
【商學院 EMBA協會】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92期電子報,歡迎點閱
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92期電子報已出刊,歡迎點閱! 網址:http://www.scu.edu.tw/emba/embanews92/ 。
【商學院】2018.07.30.專題演講-臺灣各產業如何因應AI
在全球瘋AI的熱潮中,台灣只是不甘落後、去湊熱鬧,還是能為自己構築未來的競爭力?AI如何能為台灣的產業接地氣?
商學院於7月30日(一)19:00~21:30邀請溫肇東(政大科智所兼任教授、創河塾塾長),進行專題演講,講題:臺灣各產業如何因應AI。
【財精系】2018.07.28.東吳財精(商數)系50週年系慶
2018年,東吳財精系延續商數系的基礎,即將走過50年的成長,迎向更美好的未來。2018年7月28日(六),在全系師生的動員下,學系邀請歷(現)任的系主任、教師、學長姐們,一同見證下一個50年的開始,回到系上來看看成長的足跡,吃一頓團圓飯,共同參與「東吳財精(商數)系的50週年系慶」。
【Fintech開發中心】2018.07.18.Fintechs走出去~分享Fintechs因何、如何走出去,以及海外發展成功經驗談
日期:2018/7/18(三) PM 2:00
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5117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Fintechs在台灣本土市場上發展,多數是在紅海市場殺戮;既然FinTech是以平台經濟為特色,在網路無國界的前提下,跨境服務可望為業者打開藍海市場,這是我們舉辦這個論壇的初衷。在這個論壇,我們邀請到有多家跨境fintechs客戶,且是兩岸暨跨境創業創新交流協會理事長的瀛睿法律事務所創始合夥人簡榮宗律師擔任主講人;有關fintechs走出去的成功新創,包括唐吉軻德、新聯在線、萬里雲(依筆畫序);其中有幾家公司負責人因忙於海外經營,當天還在海外,委請高階同仁出席分享成功經驗,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報名網址:https://goo.gl/jrXGBT ,敬邀大家報名參加~謝謝各位!
【商學院】2018.07.03.商學院與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商學院簽署2+2雙聯學制協議
繼2015年11月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商學院院長來訪簽署兩院學術合作意向書後,兩院便積極洽談雙方進一步的合作方向,並確立初期以學士班2+2的合作模式做為雙方合作項目的起始點。
歷經雙方進行數次課程內容與學分比對後,兩院在學生赴美修讀相關課程與學分抵免上達成了共識,故校方特藉本次該校校長Dr. James Smith率領該校4名師長訪台的機會,邀請其來校與本校潘維大校長共同完成學士級雙聯學制2+2協議簽署事宜,並於會後針對雙方未來的合作與國際化推展項目進行商討。
商學院院長向對方師長提案,除了本次簽署的2+2(東吳學士與東密西根學士學位)與4+2(東吳學士學院、東密西根碩士學位)協議以外,希望未來能將雙方合作再進一步推展至碩士級1+1雙聯學制的合作;國貿系陳宏易主任亦表示,學系歡迎該校相關師長來系上擔任短期客座講學。針對上述提案,Dr. James Smith表示,對於雙方未來各項進一步的合作,只要是對雙方師生有益的事,都感到樂見其成。
而針對如何吸引美國學生來校交流的議題,Dr. James Smith解釋,部份美國學生因對於亞洲文化不熟悉,因此在選擇赴外交換、就學時,便不會將亞洲地區的學校做為優先考量。若要進一步吸引學生來台,可委請過往曾經來台訪問、教學或進行短期交換學者的師長向美國學生分享自己在台之親身經歷,幫助學生瞭解該國文化與特定學校的辦學特色。該校School of Nursing的Dr. Tsu-Yin Wu亦補充,過往他自己也是利用自己在台的地緣與文化特性,數次帶領該校學生來台在他校進行短期移地教學,而同學們在該次訪台過後,對於台灣的文化、學術特色等相關發展均留下相當正面的印象。
本次學院得以順利完成和東密西根大學簽署學士級合作協議乙事,特別感謝國貿系張大成教授於前年休假赴美擔任visiting professor期間,不辭辛勞幫學院與該校各單位師長進行溝通協調並完成雙方課程(course mapping)對應事宜。
期望接下來的下一個學年,相關學系便能有學生因此計畫受益,得於大學四年內完成兩校指定修讀課程與學分,取得兩校學士學位。
【商學院/經濟系】2018.07.09~07.10.《2018年生產力與效率學術研討會暨會前高階演講系列》
本院與經濟學系、台灣效率與生產力學會等單位於7月9~10日假城中校區,共同舉辦「2018生產力與效率研討會暨會前高階演講系列」,此會議邀請國際著名生產力及效率學者: Finn R. Førsund (University of Oslo)、 Cliff J. Huang ( Vanderbilt University)、Emili Grifell -Tatjé (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Hung-Jen Wang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及 Kok Fong See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來訪,並進行專題演講及意見交流;另亦有國內多位專家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並由上述國際知名學者提供深入評論。藉由此次會議,希望促進台灣及國際相關領域學者的交流。
【會計系】2018.06.22.~06.23.舉辦「2018 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國際會計研討會」
「2018 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國際會計研討會」於2018年6月22至23日於本校城中校區舉辦。本研討會由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ARA)主辦,並由會計學系及財團法人東吳大學會計系所同學聯誼會文教基金會共同承辦。計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馬來西亞、泰國、香港、中國大陸及臺灣多所學校之學者與研究人員參與,潘維大校長、董保城副校長、詹乾隆教務長及商學院傅祖壇院長皆蒞臨現場。開幕典禮上,周海燕Haiyan Zhou主編代表ARA致辭,除對於東吳大學給予的協助表示感謝之外,並介紹了ARA的願景與使命,期待透過此次研討會為會計研究領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本次研討會分為「專題演講」、「論文交流」和「研究論壇」三部分。研討內容包含社會資本的會計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盈餘管理、公司治理、資本市場、管理會計、銀行會計、審計相關研究等主題,此外,大家也分享了如何提高論文被國際期刊接受率的經驗。會議現場氣氛熱烈,與會學者們的報告引發廣泛討論和深入思考。經由兩天的交流與討論,與會者不僅對於研討會中發表文章議題有更多的認識,並且也激發更多的想法,收穫良多。來台與會的貴賓對於會計學系教師及行政同仁熱情與貼心的招待,也給予高度的肯定與感謝。
Asian Review of Accounting自1992年創刊後不斷成長茁壯,具有相當高的學術聲望,係Scopus 與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 Web of Science資料庫所收錄之期刊,為增進學術交流,每年定期於亞洲地區輪流舉辦ARA研討會,是一年一度亞洲地區重要之學術盛會。此次為ARA首次於臺灣舉行研討會,即擇定合作對象為本校會計學系,顯見會計系辦學績效獲得肯定。會計學系希望透過本次研討會聚集國內外知名的會計與財務學術先進,針對各項會計與財務議題共同集思廣益,除提供學術交流平台外,並希望透過本研討會的舉辦,有助於提升本校於國際學術環境中之能見度。
【商學院】106學年度第2學期東吳大學富蘭克林講座-金融投資與資產管理6月份課程
日期 |
課程主題 |
授課講師 |
6月1日(五) |
投資風險管理 |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 邱良弼 副總經理 |
6月8日(五) |
投資組合管理概論 | 富蘭克林華美投顧 余冠廷 資深副理 |
6月15日(五) |
企業參訪-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
東吳大學會計系 謝永明 老師 |
6月22日(五) |
企業參訪-法國巴黎人壽、南山人壽 | 東吳大學財精系 詹芳書 老師 |
6月29日(五) |
投資模擬競賽成果發表 | 東吳大學經濟系 郭嘉祥 老師 |
【商學院】2018.06.06.商學院三創教育啟航系列活動- 樂高在教學上的應用~進階版
本院6月6日(三)邀請韓佩凌老師(玄奘大學應用心理系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樂高認真玩國際主培訓機構特聘研究學者)針對樂高在教學上的應用進行進階版實作演練。
樂高認真玩在國外已廣泛被運用於企業組織、職涯顧問與教育單位。韓老師首開全台先例,運用樂高認真玩的引導模式於大學生的職涯探索與在職工作者的專業認同,其工作團隊也經常被邀請至國內外企業界和大專校院舉辦工作坊。
【商學院】2018.06.14. 106學年度商學院導師會議
6月14日(四)本院與學務處健康暨諮商中心共同舉辦「106學年度商學院導師會議」,邀請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張純吉副理事長,主講:從生活壓力到生命活力,透過主講人生動的案例解說,並提醒大家應調整心態,積極的壓力管理及以正向情緒取代負向情緒。
【商學院】2018.06.16.《東吳大學106學年度畢業典禮-商學院第一、二場次》
商學院於6月16日(六)分別於14:00-15:10及16:00-17:10假雙溪校區傳賢堂,舉辦「東吳大學106學年度畢業典禮-商學院第一、二場次,第一場次學系包括:經濟系、企管系、財精系及EMBA班,第二場次學系包括:會計系、國貿系、資管系及商進班。典禮中安排本校潘維大校長、王紹堉董事長、校友總會謝子仁理事及本院傅祖壇院長致詞,以勉勵畢業生。並由校長頒發學士班及碩士班學位證書,副校長頒發斐陶斐榮譽會員,教務長頒發大學部學業優良獎,學務長頒發服務優良獎,院長頒發碩士、碩專班學業優良獎等獎項,另安排在校生代表致歡送詞及畢業生致感謝詞,場面溫馨隆重,最後在黃寬裕校牧的禱告祝福及學生謝師恩、謝父母恩中圓滿結束。
【商學院】2018.06.28.專題演講-AI時代的真善美與愛
在全球瘋AI的熱潮中,台灣只是不甘落後、去湊熱鬧,還是能為自己構築未來的競爭力?AI如何能為台灣的產業接地氣?6月28日(四)本院與東吳大學實踐家創創基地、創河塾、中華民國崇智協會共同邀請施立成先生(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暨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針對「AI時代的真善美與愛」進行專題演講,主持人為政大科智所溫肇東教授(同時為創河塾塾長)。
【經濟系】2018.06.08.經濟學系「金榜題名暨交換生分享說明會」
經濟學系6月8日(五)上午10:30~11:30於5211教室舉辦「金榜題名暨交換生分享說明會」,由主任致詞與頒發小禮物,演講同學7位,參加同學36位。
【經濟系】2018.06.08.經濟學系「畢業生茶會」盛大舉行
經濟學系6月8日(五)於城中校區2123會議室舉辦畢業生茶會,並為畢業生舉行撥穗典禮,共有師長貴賓11人,學生130人參與盛會。
【經濟系】2018年6月份經濟系演講活動
- 經濟學系6月8日(五)邀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翁永和教授演講,講題:「Increasing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djustment」。
- 經濟學系6月15日(五)邀請台灣大學農經系黃芳玫副教授演講,講題:「2001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Reform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Depression in Taiwan」。
【會計系】2018.06.20. 《107年度東吳會計系所同學聯誼會班級聯絡人會議》圓滿成功
107年度東吳會計系所同學聯誼會班級聯絡人會議於6月20日(三)晚上假台北市凱撒大飯店四樓寶島廳召開,邀請學士班、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歷屆畢業班之班級聯絡人出席,共同研議即將於10月舉行的107年系友大會相關事宜,當天計有各班聯絡人、基金會董事及本系師長共約百餘人出席,席開10桌,參與人數堪稱歷年之最。
六點過後學長姐們陸續報到入席,看到久違的師長及同學,大家都十分開心地寒暄敘舊,為即將開始的會議先炒熱了氣氛!六點半會議正式開始,由現任系友會會長暨東吳會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清祥學長主持。董事長表示非常感謝系友們多年來一直秉持著回饋母系的精神,對母系發展大力支持,也表示基金會將持續加強系友們與母系間的連結,致力讓母系發展蒸蒸日上,讓系友能持續以母系為榮。此外,董事長也表示為讓系友間能更緊密連結,東吳會計的社群媒體已正式啟用,未來將更頻繁推播系上消息,讓系友們可以持續了解母系動向。
緊接著邀請馬君梅前代理校長致詞,馬校長也特別感謝系友們對於母系的各項協助與支持,其中特別感謝歷屆董事長及現任陳清祥董事長的努力,使系友基金會運作更為活躍,成為掖助母系發展最重要的原動力。馬校長期許10月27日的系友大會大家都能呼朋引伴,踴躍出席!
接著由李坤璋主任簡報本系年度盛事--107年度系友年會的活動資訊,除了詳細介紹年會相關訊息外,並提供了詳細的資訊請聯絡人廣邀各班同學參加。此外,主任也提供本系設置之社群網頁QRCODE,讓聯絡人同步加入本系的臉書專頁及LINE社群好友,以隨時接收系上最新訊息。
會議流程結束後,大家開始用餐並進行聯誼交流,杯觥交錯,席間也逐漸熱絡起來,董事長逐桌與系友們聊聊對系友會的想法與建議,班上畢業後同學會的舉行狀況,席上每位學長姐無不展現開心的容顏,因為這是一種熟悉的感覺、回家的感覺!活動在熱絡的氣氛下來到尾聲,大家互道珍重後,共同約定2018年10月27日(六)中午於大直典華旗艦店,「系友回娘家 重溫好時光--107年系友大會」,大家再見。
【企管系】2018.06.13.東吳/元智企業倫理友誼辯論賽
2018年6月13日(三)企管系來了近百位從桃園元智大學管理學院一年級的兩班師生,加上本系選修企業倫理的大二學生,坐滿二大樓最大的會議室2123,東吳元智企業倫理友誼辯論賽正式拉開序幕。
此活動的舉辦目的為促進同學對企業倫理課程多元學習的興趣,並達到跨校交流的效果,由兩校企業倫理課程授課老師元智大學徐樂文老師與東吳大學鄭鈞云老師共同規劃與指導,由碩二邱昱婷與丁昶均同學擔任主持人。本辯論賽採國際通用的奧瑞岡制。題目為身為一為摩洛哥地毯的國際採購員,去當地巡視工廠後發現雇用童工的問題,該維持現狀還是制止?
比賽過程當中正反兩方辯士各自經歷申論與質詢,大部分同學是第一次參加此類競賽。本系同學展現良好的訓練成果,申論部分大致表現優良。台下同學也聚精會神為自己同學加油打氣。恭喜企二C的易沛廷同學無論是在申論或是質詢都有優異表現,兩位老師共同選出為最佳辯士。同學們表示意猶未盡,讓我們期待下一場友誼辯論賽吧!
【企管系】2018.07.04.第三季「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場次主題:《人人都是李麥克?無人車與智慧運輸帶動的產業劇變》
企業管理學系於2018年7月4日(三)舉辦第三季「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場次主題是《人人都是李麥克?無人車與智慧運輸帶動的產業劇變》,由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冲擔任主持人,邀請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微軟AI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林建州教授,共同探討無人車與智慧運輸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陳冲講座教授提出以下幾點總結。第一,無人車有自動化程度的差異,也許我們可以優先發展第三級「有條件自動化」以輔助駕駛人,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第二,無人車的技術含量高,可以帶動不同科技發展,也許我們做不到無人駕駛,但卻可以投資此新興領域,幫助台灣產業升級。第三,台灣廠商應該檢視並聚焦我們的優勢著力點,例如雷達、光學感測、照相等特殊領域,並融入全球無人車產業鏈。第四,無人車基礎建設也是重要議題,必須在不同城市投入智慧運輸系統研究。第五,虛實整合,無人車的自動學習與技術優化,不僅需要實體行車記錄收集,也可以透過虛擬平台模擬,提高駕駛精準度。
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說明,無人車產業將是繼筆記型電腦、手機產業之後的下一個明星產業。台灣雖然無法在汽車產業發展內燃機技術中佔有一席之地,缺席長達近一百年,但是卻有機會在無人車市場取得先機。傳統汽車的電子設備含量僅佔5%~6%,但未來電動車將有22%~25%,甚至高達60%的電子比例。而無人車中的微機電整合技術、雷射、感測器、發光二極體顯示器(LED)等,剛好是台灣的強項,這提供我們很好的發展基礎。「當無人車上的光達技術可以從60萬台幣降到3000台幣,應該就是無人車能有效擴散的開始。」不過李世光董事長也提出,台灣在衛星定位系統(GPS)的資料取得確實是一大挑戰,未來如何整合關鍵資訊,將是發展智慧運輸的重要議題。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則說明,自動駕駛將會為全球運輸產業帶來全新的交通革命,而且有使用情境上的差異。例如小型車適合發展第二級(部分自動駕駛,Partial Driving Automation)與第三級(有條件自動化,Conditional Driving Automation)的自動化,以輔助駕駛降低人為判斷失誤。例如在美國東西道路的長途低速駕駛或是高速公路上的高速行駛,就可以多仰賴自動化技術;但是在行人與機車密集的城市,仍須仰賴駕駛人的經驗判斷。至於第五級的完全自動化(Full Driving Automation)則可以在特定無人區域行駛,例如無人廠區、遊樂園或其他非開放空間。
黃隆洲總經理進一步說明,台灣其實已經具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的關鍵技術與供應鏈,包括影像辨識、感測融合、資訊傳輸與安全等,研發機構也已有第二級技術與實驗室平台車技術;此外,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也已相繼投入自駕車研發。在社會面向,台灣地狹人稠,六都城鄉差異大,可以軌道為軸,由自駕公司扮演智慧運輸「最後一哩路」。
微軟AI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則直言,台灣缺乏無人車的軟體技術與平台,這是重大挑戰。台灣有軟體人才,但軟體產業薄弱,因為多數軟體人才都跑到硬體公司,未能由軟體思維建構產業。此外,台灣也缺乏精密的GPS定位系統資料,沒有資料就無法優化路徑,有效學習。這是未來發展無人車另一項挑戰。至於平台建置就更具難度,「我們若期望用9000萬就能建置好平台,那真的是開玩笑。」張仁炯直言,微軟曾率領近900位工程師投入5~6年時間建置平台,希望能解決幾百萬人同時上線的軟體使用問題。「對我們來說,Data lost是不可原諒的事。對無人車來說,是不是應該以更高標準看待,不能出現Life lost才對。」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則分享,無人車的重要內涵包括以下幾個面向。一是感知模式(perception model)包括對人、對車、對顏色的感知辨識。二是執行模式(planning model),這需要配合GPS精準定位資訊,以幫助駕駛人或無人駕駛能有效規劃行車路線。第三是計算能力(computing power)。第四是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這些技術的發展整合,需要軟體工程人才用軟體思維想事情,才能解決軟體的問題。杜奕僅強調,台灣必須先決定我們要解決哪一類的問題,然後聚焦在特定領域,就比較有機會發展出專屬特色。
企管系林建州老師則解釋自駕車分類層級,依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標準,等級0是無自動化(No Driving Automation),等級1是駕駛輔助(Driver Assistance),等級2是部分自動駕駛(Partial Driving Automation),等級3是有條件自動化(Conditional Driving Automation),等級4是高度自動化(High Driving Automation),等級5是完全自動化(Full Driving Automation)。以現階段發展來看,新加坡nuTonomy無人計程車已在2016年8月開始測試營運;無人公車預計在2022年上路,將會衝擊私人運輸工具與集體運輸系統。此外,無人車在物流業的運用,對緊急醫療與偏遠地區的照顧都有一定效益。但另一方面,無人車也有道德議題的討論,值得更進一步探索。
企管系劉美纓主任表示,第三季財經講堂主題是《大格局、新視野、真前瞻》,至此已圓滿舉辦完畢,特別感謝中菲航國際物流與得美行的獨家贊助。第四季財經講堂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啟動,期待未來在產官學界能有更多的互動交流,與時俱進針對重要財經議題進行思辨,以作為政策制定參考與產業發展後盾。
法商講座 陳冲 講座教授 |
企管系 林建州 教授 |
工研院暨資策會李世光董事長 |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黃隆洲總經理 |
微軟AI研發中心張仁炯執行長 |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杜奕瑾創辦人 |
【國貿系】2018年6月份國貿系演講活動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主講人 |
講題 |
6/13(週三) |
15:00~17:00 |
5417教室 |
黃崇逸(儒鴻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專員) |
紡織霸主儒鴻:全球佈局及展望 |
6/14(週四) |
15:15~16:30 |
5611教室 |
李哲昌(博群行銷公司 總經理) |
行銷研究4.0 |
【資管系】2018.06.02.《AI論壇-人工智慧的現狀與未來》
6月1日~6月5日蘇州大學計算機與科學技術學院李凡長院長、張廣泉教授、孔芳教授、劉純平教授及顧聞鐘主任至資管系參訪,並於 6月2日(二)舉辦《AI論壇-人工智慧的現狀與未來 》。
【FinTech開發中心】2018.06.13.「純網銀,向前行」論壇活動
本中心於6月13日(三)舉辦『純網銀,向前行』論壇,由執行長蔡宗榮講座教授擔任主持人,邀請到金管會鄭貞茂副主任委員、資策會李震華資深產業分析師、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曾韵執行副總,擔任主講人,對於純網銀的主題,由「政策、社群、電信」為大家說分明。
承蒙金管會鄭貞茂副主任委員針對純網銀問題,詳細說明金管會政策,並額外提供時間回答問題;也很感謝對社群網路與金融之關聯夙有研究的資策會李震華資深產業分析師為與會人員剖析;以及對電信業參與金融服務有實際經驗的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曾韵執行副總為大家開釋,曾執行副總提供各種實例,讓來賓深深受益。本次活動熱烈進行、圓滿成功,與會人員收獲滿滿,感謝大家的參與!
【商學院】賀~商學院共計有11位教師107學年度獲聘為特聘教授
107學年度特聘教授業經系、院、教評會審查通過,並由校長核定在案,商學院共計有11位教師獲聘為特聘教授,聘期5年(已逾60歲者,聘期至屆滿65歲之學期止)。
【商學院】賀~資管系黃日鉦老師及財精系邱于芬老師通過升等
【會計系】會計學系蘇裕惠老師指導碩士班李冠儒同學榮獲第六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論文獎學術組「佳作」
會計學系蘇裕惠老師指導碩士班李冠儒同學,以「台灣首度實施新式查核報告書之研究」為主題之論文榮獲第六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論文獎學術組「佳作」,獲獎論文將集結成特輯,並進入《會計評論》(TSSCI)審查程序。
【商學院】資管系朱蕙君老師最新期刊論文發表於SSCI
(圖轉載自研發處校園公告)
【商學院】《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96期出刊,歡迎點閱查詢
東吳經濟商學學報 第96期目錄
- 第一篇 採用採用IFRS 後廉價購買利益價值攸關性之研究—與其他盈餘組成部份之比較,作者:王蘭芬。
- 第二篇 激勵員工創新行為:組織創新氛圍跨層次分析與創新效能感之中介效果,作者:徐聯恩、陳信宏、樊學良。
- 第三篇 科技不確定性、工作不安全感與工作壓力:以無疆界職涯傾向為調節變項,作者:陳欣琪、蔣娉華、劉念琪。
- 第四篇 固定及行動裝置使用者社群資訊行為探勘,作者:江義平、楊絜雲、江孟璇。
瀏覽論文或其他相關文稿資訊說明可至學報網站 http://cbrd.scu.edu.tw/journal/intro 點閱查詢。
本學報為一公開之學術性期刊,出刊日期為每年六月及十二月,為平衡各領域文章出現之機會,期盼諸位學者先進之優秀論文賜稿。本學報申請2017年度「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經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評比,2014~2016年本學報出版之期刊獲評為第三級期刊。
【經濟系】張時應副教授於2018.07.31屆齡退休
【商學院EMBA協會】2018.06.21.第37場讀書會「AI人工智慧來了」
6月21日(四)37場讀書會-AI人工智慧來了,這次很榮幸邀請到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葉向原老師來為大家說明甚麼是人工智慧。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出電腦是如何去學習並找出答案,也藉由許多生活中的例子來講解人工智慧在生活上的應用。
東吳EMBA第二屆陳文銅學長說明AI目前的弱點在於無法舉一反三、沒有跨領域的知識、沒有感情但是未來會邁向全面自動化,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一項本來由人從事的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鐘以內,對工作中的需要思考和決策部分做出相應的決定,那麼這項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慧技術全部或部分取代。
最後由東吳EMBA第七屆柯金章學長提出公司研發的聊天機器人已經來到第三代智能可深度學習達到語意理解,AI因人而存在,可以取代部分人力,但無法完全取代人,所以人機協作是未來的應用趨勢。
◎東吳大學商學院通訊預計每月月初發行,歡迎本院教師同仁投稿,Email:business@s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