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邁向國際商管學院新里程碑! 東吳商學院入選教育部雙語學習「重點培育學院」
教育部於110年9月2日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一期補助名單。110學年度共核定補助重點培育學校4所、重點培育學院計25校41個學院及普及提升學校37所,核定補助經費總計5億8,748萬元。東吳商學院為北部私校商學院唯一入選「重點培育學院」,於110年9月正式啟動雙語計畫。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以「強化學生英語力,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即EMI),整體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為願景,並分「重點培育計畫」(分學校型及學院型兩類)及「普及提升計畫」兩大主軸推動,計畫以2021年至2030年為期,分兩期推動,每期五年。第一期經公開徵件,重點培育學校計有18校申請,重點培育學院計35校76個學院提出申請,普及學校計52校提出申請。經教育部邀集國內外EMI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審議小組進行專業審議,核定第一期補助名單。
東吳商學院以厚實的基礎、明確的雙語推動目標,入選教育部「重點培育學院」,成為國家重點產業雙語人才培育搖籃,培養走向世界雙語人才。教育部擬透過本計畫執行,協助各院校逐步推動全英語教學模式、發展教師全英語教學支持系統、引入具有國外全英語教學經驗之國際教學人員、建置全英語學習環境等措施,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英語能力,進而提高國際移動力並加值就業競爭力。本次獲重點培育補助之院校應至少達成以下目標:- 2024年達到「25-20-20」:2024年時,標竿院校至少有25%的大二學生,其英文能力在聽說讀寫達到CEFR B2以上的流利精熟等級,同時至少有20%的大二學生與碩一學生,在其當年所修學分中的20%以上為全英語課程。
- 2030年達成「50-50-50」:2030年時,標竿院校至少有50%的大二學生在聽說讀寫達到CEFR B2以上的流利精熟程度,同時至少有50%的大二學生與碩士學生其當年學分中的50%以上為全英語課程,並推動畢業證書EMI修課認證,以接軌國際及產業。
本校自110年度起設置校級「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專責推動本計畫,由趙維良副校長與詹乾隆教務長等一級主管統籌推展EMI相關事務及資源分配。為有效執行並推動本計畫各項方案,商學院亦將成立「商學院雙語計畫中心」,以「普及化、專業化、菁英化」之概念,循序推動EMI教學事務。
近年來,商學院積極推動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認證及提升雙語教學環境,於106年取得AACSB國際認證,教學品質已獲國際評鑑標準肯定,為精益求精達成「成為培育國際商管專業人才的最佳商學院」之願景,將在專業商管教學場域導入EMI教學,以「推動EMI教學、營造國際化環境」為主要執行項目。執行策略擬採取「點→線→面」三階段之概念推動,即以課程為點、學程為線、學群為面,逐步推動與深化EMI課程。透過院級雙語計畫推動雙語化教學及國際化學習,打造「在校留學」的國際學習體驗,以「在校即出國、課堂即留學」為核心,讓學生在全英語的環境下學習商業經營與金融財經領域的專業知識。【商學院】110學年企管系新聘教師,歡迎加入商學院團隊~
本院各學系依學系發展及課程規劃,積極延聘優秀之專任教師,110學年度除了國貿系及資管系延聘2位新老師(前期電子報)外,企管系亦有2位新老師加入商學院行列,老師簡介如下:
吳欣蓓 專案助理教授
學系:企業管理學系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博士
專長:(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管理、工作壓力
研究室:4403;分機:3413
Email:bessiewu@scu.edu.tw
個人網址:學系網頁介紹
-------------------------------------------------------------------------------------------------------------------------------
陳佳雯 專案助理教授
學系:企業管理學系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
專長: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壓力
臨時研究室:2410;分機:3604
Email:summerchen@scu.edu.tw
個人網址:學系網頁介紹
【會計系】會計學系第49期系友電子報出刊 ,歡迎點閱
會計學系於2009年7月首次發行系友電子報,期望透過系友電子報的發行,提供給系友、師生及關心會計學系發展的師長朋友們分享交流平台。第49期電子報於7月31日出刊,歡迎連結網頁參閱。網址:http://www.scuaaf.org.tw/epaper/。
【商學院 EMBA協會】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30期電子報,歡迎點閱
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29期電子報已出刊,歡迎點閱!網址:http://www.scu.edu.tw/emba/embanews130/ 。
【商學院】線上學習不停歇,「高級國際溝通英文」點燃你的英文魂
「高級國際溝通英文」是商學院所辦理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金字招牌課程。自開辦以來,每年均在優秀的師資引導之下,重燃學生對英文學習的熱情,突破自我極限,在後續的英文檢定成績上締造班平均進步破百佳績。
今年適逢新冠疫情影響,甚至一度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考量師生健康安全,校方多次試想今年度辦理該課程的可能性,以及整體調整上課方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影響。所幸在董保城副校長的大力支持、商學院與語言教學中心跨單位攜手合作,以及經濟系系友甯耀南學長(忠欣公司策略長)鼎力協助下,東吳的同學順利完成前測,成為全台首批參與「線上多益測驗」的受惠者。因此,即便於開課前面臨了種種的挑戰與限制,「高級國際溝通英文」最終仍於8月份以線上同步遠距方式開課。
原曾以為線上進行課堂討論效益會比實體交流效果差,但上課期間學院時進班觀察教師與學生互動以及學生小組討論情形後發現,本次修課的38名學生是帶著「想學好英文」、「增加口說能力」、「拚金色證書」的強烈動機而來。因此,往往在課堂活動進行時,幾乎無須老師點名,便有多位學生自主開啟麥克風熱烈搶答或於討論區分享自我檢測答案,因此授課師長得即時藉此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並適時調整授課方式,使課程內容貼近學生需求。
而為驗收修課學生口語表達與上台演說技巧,學院於8月27日特舉辦「高級國際溝通英文結訓典禮」,並於當日同步辦理英文簡報競賽,由董副院長、商學院傅祖壇院長進行開幕致詞,並邀請華語教學中心王建輝副主任、語言教學中心劉春玉老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徐碧霞老師、銘傳大學應用英語系蔡麗娟老師擔任評審,以及ETS台灣總代理公司甯耀南策略長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王世平教授擔任嘉賓,藉此瞭解同學英語應答、臨場反應及團隊互助能力,並予以回饋。
本次的簡報競賽雖以線上方式進行,但各組同學們仍以發揮相當的創意完成精彩的簡報。經過了四週的訓練,學生英文成績自前測平均619分,模擬考成績提升至764分,整體進步145分。為協助學生於課後持續精進英語,學院特安排「考前衝刺暖心服務」。預計於9月15日於校內再次辦理英文模考並針對文法、聽力考題進行輔導,幫助同學後續參加9/26正式的官方英文檢定能有更亮眼的表現。
再次感謝本次共同參與本課程規劃與執行的諸位師長、校友、教學助教與行政同仁。
【經濟系】歡迎110學年度新生、經濟學系舉辦迎新與輔導系列活動
經濟學系8月31日上午9:30~11:00於2511教室召開轉學生、轉系生入學輔導暨學分抵免,由秘書介紹學系並說明本系相關規定,助教協助輔導,共有37位轉學(系)生參加。
【經濟系】經濟學系校外實習生受青睞、合作實習單位增加
經濟學系與校外實習單位洽談110學年度校外實習合作事宜,除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簽訂「110年~113年準畢業生「職場先發計劃」契約書」,持續未來3年合作關係;本學年亦新增兩家實習單位,分別為第一銀行與群益證券忠孝分公司。本學年度與經濟學系合作之校外實習單位共16家次,包含7家銀行業、2家證券業(3家分公司)、2家期貨業、3家保險業與1家租賃業。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來函感謝學系鼎力支持該企業「109學年度下學期產學合作案」,本系推薦10名優質學生至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實習,其中7名學生表現優異,已錄取為正式職員。參與實習學生於實習期間主動學習、勤奮認真,展現積極學習態度與團隊合作精神,完全體現學系師長卓越指導與用心,期學系續予推薦優質學生,透過金融實務學習,順利接軌職場,強化雙方合作關係,續創雙贏。
【會計系】2021.08.31.會計學系召開AACSB會計學課程學生學習品質保證小組會議
2021年8月31日由謝永明老師召開AACSB會計學課程學生學習品質保證小組會議,邀請商學院各學系會計學任課教師出席,共同檢視109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學習成效並研擬改善方案,本學期因疫情影響,會議以視訊方式進行,計有18位教師與會。
【企管系】「江丙坤紀念講座系列—兩岸財經專題」課程圓滿結束,成果豐碩
鑑於兩岸經貿關係緊密,台商在大陸發展多年,學生對相關議題極有興趣,此次特別透過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之補助開設相關課程,使同學了解及熟悉兩岸經貿交流的各個面向,由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產業界、兩岸談判人士及政府官員,將政策的制訂、協議的談判以及政策推行的難處等,各種相關經貿交流的經驗傳承給同學,讓同學掌握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本課程邀請熟悉兩岸財經之專家學者及企業知名人士進行專題演講,共安排9次專題演講,分別為:(一)尹啟銘講座教授剖析「拜登上台後,兩岸產業合作發展的未來」;(二)中華經濟研究院徐遵慈主任剖析「兩岸經貿關係的質變與前景」;(三)寶熊漁具股份有限公司張良任董事長分享「台灣品牌的國際運營經驗」;(四)偉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王明祥董事長分享「33年精彩台商路」;(五)高孔廉講座教授剖析「中美會談,大陸兩會,兩岸經貿」;(六)岳豐集團林森福副董事長分享「岳豐集團轉型升級暨併購美國通路之歷程」;(七)前潤泰創新國際劉忠賢董事長分享「中國大潤發成功因素及挑戰」;(八)連展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陳鴻儀總經理剖析「台商在大陸與東南亞的投資與經營展望」;(九)中租控股公司陳鳳龍董事長分享「兩岸租賃業發展、中租經營發展策略」。另搭配4次課堂教學,針對前次演講內容進行研討,以強化學生對演講內容之深度學習。
「江丙坤紀念講座系列—兩岸財經專題」之系列專題演講,獲得修課同學高度的肯定與回響,並表達得到豐碩的學習成果。以下謹摘錄部分同學之回饋:
- 「很開心很幸運選到這門課,才有機會見到這些來賓,非常難得的機會,其中有幾堂課特別有印象感興趣,日後也會多接觸各方知識,與世界接軌!」
- 「參與這一堂課最難能可貴的部分就是可以聽見許多平時只在新聞上見過的業界大人物做經驗分享,能與在社會上擁有一番成就的董事、總經理以及政商人士做交流,了解他們的閱歷與心態,並且學習到了平時難以深入的議題,像是對於海外經商的實務案例、面對業界挑戰的歷程、國際局勢的分析等等,當中最大的收穫絕對是讓眼界更加廣闊,更有世界觀。」
- 「特別是經過多位講者的提點與著墨,對於兩岸經商以及南向政策國家的許多趨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看見台商在中美貿易與疫情下的布局與方向,也更加意識到對於將來就業的思考方向,對於海外的外派機會與挑戰有了更多的想法。」
- 「課後省思:行行出狀元 善用時勢成英雄 這學期很幸運可以上到這一堂課,演講者們雖然是公司董事長,但都非常親民,也很願意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每場演講都非常精彩!演講的主題中,各種產業都有,在寫個人提問時等同於一次預習,除了更了解演講者,也讓學生順便認識了各個不同行業,尤其是偉特蕾絲令學生印象深刻,從來沒有想過縫在布料上裝飾的蕾絲也會成為一個單獨的產業!」
- 「在演講時也聽取了許多白手起家成功的經驗,其中的辛苦很多時候董事長們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但現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成功是多麼得來不易,除了需要付出心力與金錢換取,想要壯大企業也要冒險涉入許多的風險,肩負的責任與壓力是學生無法想像的!如在岳豐集團副董事長的演講中便有鉅細靡遺的分享當初從創立到併購公司的心路歷程,在併購的部分學生在台下聽的心驚膽戰,更深深體會壯大一家公司多麼緩慢又不易,但只要稍有不慎公司可能就會面臨鉅額虧損!」
- 「這堂課很輕鬆就像是在聽故事一樣,卻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學生也發現這些「登陸」成功的台商大多都是在台灣與中國剛開放的幾年便進入佈局,也依據產業適時因應中國的商業環境變化選擇移廠或是增加產線至東南亞,所以無論是在何地開公司,不只是備妥資金即可,還是要深入的了解當地的政策、法令與時勢,在不同的情勢之下選出最佳解,挑出最有優勢的地方發展。商場上與政治相同,沒有永遠的對手與敵人,了解全貌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雖然當初上這堂的目的是單純想了解兩岸關係是如何牽動經濟的,但在聽過這麼多位講者的創業故事後,我這學期的收穫遠超出當初所預期的。在他們的演講中,除了有豐富的成功人生故事外,我感受到的還有傳承的精神,藉由對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來傳達成功的秘訣,及當初他們如何咬著牙克服難關走到現在的,我認為這是我們這代年輕人最缺乏的,如何撐過難關堅持自己的信念,因此每場演講中演講者的字字句句都是寶,經過每場演講我都更成長了一點。」
- 「兩岸財經專題這個課程邀請了很多很厲害的名人來演講,每次的主題都不一樣,有兩岸的合作、兩岸的發展、兩岸貿易、中美關係、東南亞的投資等,每位講師的經歷也都不一樣,就如同〈十年一刻〉的歌詞「十年的功聚成燦爛那一分鐘的夢,生命舞台發光的人絕不是只會說」,在他們成功的背後,有許多辛苦的經歷,透過這門課,也能聽到很多他們的遭遇和故事,像是到東南亞設廠,必須學習當地的語言及文化。」
- 「中美關係:一體兩面、多方思考,對於高孔廉老師,我在碩一時,就已經上過老師另一門課,我對老師也相當的熟悉,對於老師所站的角度也非常了解,比較特別的是,這一週老師的演說,老師舉了非常非常多的數據做為佐證,並用很多很多的疑問,引導我們思考,我相信多數人的思考模式,都是方常直線的,對於事情的看法多是在有一定的判斷之後,不斷的加深,而老師不斷的反問,讓我重新思考了以前我沒有想過的角度,對我來說這樣的思考,是我得到最珍貴的禮物。其次,老師也用了幾張談判的照片,來說明一些交涉過程的細節,這對我來說,非常親切,因為我以前是念過國貿系,國貿的核心就是談判,藉由老師的講解,讓我了解到了以前只存在課堂裡的流程。」
本系列專題演講,除修課同學獲得豐碩的兩岸財經學習成果外,本系亦將專題演講之內容進行摘要整理,並透過東吳企管系官網及東吳企管文教基金會之社群媒體進行擴散,讓大家都能藉此一窺專題演講之精華,並進而對兩岸財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謹再次感謝「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之補助協助開設課程。
前經濟部部長尹啟銘至東吳企管進行專題演講 |
前潤泰創新國際劉忠賢董事長至東吳企管進行專題演講 |
高孔廉講座教授、連展投資控股(股)公司陳鴻儀總經理、王昱凱主任、阮金祥教授合影,由王主任致贈紀念品 |
高孔廉講座教授、寶熊漁具股份有限公司張良任董事長、 王昱凱主任、阮金祥教授合影,由王主任致贈感謝狀 |
【商學院EMBA】2021年8月份「財經政策與論壇」課程
EMBA暑假「財經政策與論壇」課程於110年8月7日及8月14日邀請前財政部部長許嘉棟講座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美瑛教授、台灣大學經濟學系陳添枝名譽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吳中書董事長,講授「全球資金寬鬆如何善了?」、「企業競爭與公平交易」、「數位經濟的挑戰」、「台灣總體經濟的展望分析」等四個主題。自2020年起,全球受到COVID-19 疫情影響,經濟及產業都受到莫大衝擊,面對疫情肆虐帶來的壓力,各行業都面臨到與過往不同的挑戰,也紛紛加速了數位轉型的腳步。透過四位教授從不同角度切入做深度分析,同學們對於全球經濟動態與未來展望、貨幣及財政政策的走向、數位經濟時代下的企業競爭以及企業該如何因應數位轉型等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商學院】經濟系顏廣杰助理教授及鄭輝培助理教授最新期刊論文發表於SSCI
(圖擷取自研發處校園頭條)
【商學院】經濟系曾中信助理教授最新期刊論文發表於TSSCI
(圖擷取自研發處校園頭條)
【會計系】會計系未來職涯很單一?東吳會計系從三大面向培育產官學多元傑出人才
「選擇會計系的出路好嗎?」「我為什麼要以東吳會計系為優先選擇?」「就讀東吳會計系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每當選擇大學就讀科系時,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各大論壇裡經常被討論的熱門議題;但對東吳會計系的學生及系友而言,在嚴管勤教的系風孕育下,每年放榜的會計師考試名單中,將近15%均來自東吳會計系,其占比在台灣各大專院校中堪稱名列前茅,就連畢業生每年都能獲得2個以上在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機會。換言之,只要進入東吳會計系就讀的學生,等同於拿到未來順利就業的門票,而且不單在職場前途無量,還擁有四通八達的多元發展機會。
【商學院EMBA協會】2021.08.17.舉辦「第44場讀書會-「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線上心得分享會」
協會於110年8月17日舉辦「第44場讀書會-「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線上讀書心得分享會」,感謝學長姐熱情參與,全場在鄭紳羽學長的主持下,流暢的引導及豐富的分享,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一開始由王祥鑫學長帶來精彩的導讀,學長在眼睛不適的狀況下依然為大家帶來豐富且條理分明的講解,讓我們對書籍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而不會只是零散的項目,真的很佩服學長。
沈大白老師也藉由之前和EMBA一起上課的經驗來呼應此書,王琳學姊更是用一個股市投資的虛擬故事來說明這52個非受迫性思考是如何發生的http://www.scu.edu.tw/emba/embanews128/ ,相當精彩歡迎大家到電子報欣賞。
張心宜學姊對於存活者偏誤的思考也特別有感觸,在之前團發課程時團隊競賽努力之下即將到手的名次,加上運氣的選項之後拱手讓人,所以成功往往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梁琪涓學姊分享了看到國外MBA招生寫畢業可增加薪水,這也是倒果為因的迷思,因為有可能是念的人本身很積極,而不是只是因為讀書。
林源祥學長看完本書的收穫是凡事再多想一下,沒有什麼是想當然爾。陳文銅學長覺得每個人在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思考,每個人成功的方法都不一樣,所以還是要有主觀的想法去執行,固執己見也是一件好事。
洪子淳學姊對於激勵過敏傾向與大家分享,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拿到獎金才覺得有被激勵到,有些人因為努力的過程被看到,得到口頭的稱讚和肯定也有被激勵的效果。
林秉葦學長分享權威迷思也常出現在業務身上,業績好的說什麼都對,業績不好的即使說得對也會被說錯。而在行銷上常使用二擇一法則,而要如何減少諸如此類的迷思就要回到「僧人心態」書中所說,回歸初心,找到自己想要的。
真的是收獲良多的夜晚,由於網路的發達,我們的資訊常常是經過篩選而被送到我們面前,因為大數據等等的,所以我們的思考更容易僵化,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多方蒐集資料和多閱讀是很棒的方法。
◎東吳大學商學院通訊預計每月月初發行,歡迎本院教師同仁投稿,Email:business@s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