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會計學系辯論隊榮獲「第33屆會計菁英盃辯論比賽」優勝、莊博勛同學榮獲最佳辯才獎
【最新消息】
〔商學院 EMBA協會〕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32期電子報,歡迎點閱
【活動預報】
〔商學院〕2021.11.12.第25屆海峽兩岸財經與商學研討會-可續發展下全球經濟管理
【活動報導】
〔商學院〕商學院開辦雲南大學商旅學院「2021年學術研究與教學精進工作坊」
  〔商學院〕2021.10.31.~11.03.AACSB國際商管學院認證評鑑
〔商學院〕110學年度第1學期「東吳大學富蘭克林講座-金融投資與資產管理」110年10月份課程
〔商學院雙語學習推動中心〕2021.10.22.淡江大學鍾智琳教授來校分享EMI教學經驗
  〔經濟系〕110學年經濟系學生會迎新活動《交濟in籌》
  〔經濟系〕110學年經濟系碩士班迎新活動
  〔經濟系〕110學年度經濟學系期中新生家長座談會
  〔經濟系〕2021年10月份經濟系演講活動
  〔會計系〕東吳會計系,與全球ESG趨勢一起同行
  〔會計系〕新生家長座談會 讓家長安心將子弟交付東吳會計
  〔企管系〕2021.11.03.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季第四場次-政府財政新幻術!無上限財政赤字與新貨幣理論?
  〔財精系〕東吳大學聯手派可 投入加密貨幣交易實作
〔財精系〕一次簽三年!東吳大學喜迎群益證 簽署合作備忘錄

 

【會計系】會計學系辯論隊榮獲「第33屆會計菁英盃辯論比賽」優勝、莊博勛同學榮獲最佳辯才獎

由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會計研究月刊主辦之「會計菁英盃辯論比賽」,今(2021)年邁向第33屆,於10月16、17日在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舉辦。今年共有17所大專院校會計學系學子參賽,並且有來自產官學界的學者專家共計41家單位參與。活動經過兩日激烈的賽事,本系辯論隊榮獲團體獎優勝。

本屆小組賽辯論題目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比財務報表提供較攸關之資訊」;五強淘汰賽則是:「承接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表簽證之會計師事務所應定期公布審計品質指標」。本系辯論隊由葛俊佑副主任帶隊,出賽同學為會三B 林亞璇、會三B 賴澤慧、會三D 李涴婷、法律會計雙修生莊博勛,莊博勛同學並榮獲最佳辯才獎。

TOP

 

【商學院 EMBA協會】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32期電子報,歡迎點閱

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32期電子報已出刊,歡迎點閱!網址:http://www.scu.edu.tw/emba/embanews132/ 

TOP

 

【商學院】2021.11.12.第25屆海峽兩岸財經與商學研討會-可續發展下全球經濟管理

研討會會議手冊

TOP

【商學院】商學院開辦雲南大學商旅學院「2021年學術研究與教學精進工作坊」

本院與雲南大學商旅學院共同合作,開辦雲南大學商旅學院「2021年學術研究與教學精進工作坊」, 開設培訓課程。10月24日(日)舉行培訓班開訓典禮,雲南大學出席師長包括港澳台辦公室吳芸副主任(兼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趙德森副院長、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趙書虹副院長,本院出席師長包括傅祖壇院長、胡凱傑副院長以及培訓班的授課老師們。在開訓典禮後緊接著第一天的培訓課程,培訓主題為會計專業認證教學方法模組,上課學員包括雲南大學會計系15位老師及財務管理系9位老師。

TOP


【商學院】2021.10.31.~11.03.AACSB國際商管學院認證評鑑

本院於10月31日至11月3日辦理AACSB國際商管學院認證評鑑作業,循AACSB官方要求受評項目含括業界顧問訪談、學院經營策略、院系預算、專任教授/副教授訪談、專任助理教授訪談、兼任教師訪談、院系秘書訪談、學生學習品質保證及開設課程管理、教學品質評量、學士班學生訪談、碩士班學生訪談、博士班學生訪談等。四天的評鑑期間由傅祖壇院長、胡凱傑副院長、林建州執行長、林佑貞副執行長、邱詩詠副執行長接受主要英文質詢並答辯;與會學系主任、學科召集人、專兼任教師、專任職員、各學制學生及工作團隊總計111人。為完整呈現AACSB諸多標準得契合本院現況及發展目標,相關評鑑籌備工作歷時近18個月,過程仰賴各學系鼎力支援及有關行政單位協助,共同促使評鑑作業圓滿落幕。藉本期電子報刊出之際一併深表本院誠摯的感謝。

TOP


【商學院】110學年度第1學期「東吳大學富蘭克林講座-金融投資與資產管理」110年10月份課程

日期
課程主題
授課講師
10月01日(五)
共同基金實務與入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馮美珍資深協理
10月08日(五)
經濟指標與實務介紹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馮美珍資深協理
10月15日(五)
股票評價與股票投資決策(I) (講授理論部分) 東吳大學會計學系高立翰副教授
10月22日(五)
股票評價與股票投資決策 (II) (講授實務部分)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沈宏達基金經理人
10月29日(五)
債券評價與股票投資決策(I) (講授理論部分) 東吳大學財精系洪明欽教授

TOP


【商學院雙語學習推動中心】2021.10.22.淡江大學鍾智琳教授來校分享EMI教學經驗

商學院雙語學習推動中心10月22日邀請具有10年EMI教學經驗的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鍾智林教授分享EMI教學心得以及技巧,演講標題為:《EMI的課程與學習評量:以證據為本的教學實踐與研究》。

鍾教授在EMI教學上具有豐富經驗,本次演講針對EMI影響學生英語能力、學科吸收能力、參與程度以及教學評量的分數高低四大項進行分析,以鍾教授實際教學的數據作為觀察樣本,給東吳教職同仁作為未來雙語化教學的借鏡與參考,本次與會同仁有23位。

TOP


【經濟系】110學年經濟系學生會迎新活動《交濟in籌》

110學年度由經濟系學生會所主辦的迎新活動《交濟in籌》於10月12日圓滿落幕,經由活動的舉辦,使得在疫情當下開啟的新學期,讓新生快速融入東吳經濟大家庭,並藉由新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長學姊的帶領,在拓展人脈之餘也有助於新生更加喜愛校園。本次活動不僅可以獲得學長學姊姐的豐富在校學習經驗,亦可以藉多關關卡的闖關活動,充分體現在群體當中發揮團隊互助的精神,於活動尾聲經本屆系學生會過去二~三個月的努力,辦理緊張刺激的抽獎活動,並提供新生豐富的抽獎獎品。本次活動圓滿落幕,感謝經濟系辦提供防疫相關物品及提供獎品,同時也謝謝所有單位的協助與支持及所有踴躍參與的大一新生。

TOP


【經濟系】110學年經濟系碩士班迎新活動

在疫情趨緩下,經濟學系於110年10月26日舉行110學年度碩士班迎新,由碩二學長姐負責規劃,以聚餐方式舉行,邀集學弟妹與會。會中除由學長姐介紹環境,分享學習經驗等,導師如袁國芝老師、楊仁維老師、顏廣杰老師、邱詩詠老師、鄭輝培老師、林巧涵老師、曾中信老師亦一同與會,老師除關心新生在校期間的生涯規劃、學習、指導教授、論文研究或想達成的預期目標等,也介紹碩士班的課程規劃特色。

TOP


【經濟系】110學年度經濟學系期中新生家長座談會

110年10月30日(六)上午10:00~11:30線上舉辦學士班「期中新生家長座談會」,由孫嘉宏主任介紹學系,大一導師曾中信老師、吳秀玲老師、林沁雄老師、羅佳真助教與陳秋萍助教向家長報告學生開學至今的學習狀況,並回覆家長提問,共計14位新生家長上線參加,希望未來學生、家長與學系導師、輔導助教都能保持良好的互動,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TOP


【經濟系】2021年10月份經濟系演講活動

TOP


【會計系】東吳會計系,與全球ESG趨勢一起同行

倘若你以為,念會計系只是在學記帳,恐怕就會與全球重要趨勢失之交臂了!

自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各大企業,如台積電、蘋果、通用汽車等紛紛響應,從撰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到近年來著重於揭露「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原則,皆與會計領域息息相關,因為會計是忠實記錄並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工具,尤其當ESG投資蓬勃發展、企業以永續經營為目標之際,會計專家人員將能協助經營者有脈絡可循地掌握公司經營現況、有效降低風險並確認企業發展策略是否符合17項永續發展目標。
......read more
(摘自天下雜誌40報導)

TOP


【會計系】新生家長座談會 讓家長安心將子弟交付東吳會計

110學年度會計學系新生家長座談會10月30日以線上方式舉行,共有38位新生家長與會,高立翰主任、蘇裕惠老師、謝永明老師、翁霓老師、楊孟萍老師、簡雪芳老師、陳專塗老師、廖素娟老師、黃榆芳老師等9位師長也分別以導師及授課教師在線上和家長進行交流。

座談會先由高立翰主任進行簡報,介紹學系教學特色、學系資源、學生就業、升學及考取證照成績等。第二階段分為各班場次,由導師與會計學(一)任課教師、助教和各班家長就學生在學學習態度及成績表現進行交流,期能共同關心與鼓勵學生學習,增進學習成效。

TOP


【企管系】2021.11.03.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季第四場次-政府財政新幻術!無上限財政赤字與新貨幣理論?

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季第四場次於2021年11月3日(三)上午舉辦,主題「政府財政新幻術!無上限財政赤字與新貨幣理論?」,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冲指出,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停擺,多國政府為紓困大量印製鈔票,舉債不斷攀升,主權債務危機隨即上升,歐美等各國資產負債規模擴充了11.7兆美元。擁有發行主權貨幣能力的國家可以將財政赤字無限增加,但各國緊急採取的措施,有時會誤導財政政策,導致惡性通膨與經濟泡沫化,各國政府應即早規劃應對措施以維持經濟秩序。

東吳大學企管系教授劉美纓指出,世界各國在COVID-19疫情後皆大量舉債紓困,傳統經濟理論認為,過度舉債會使政府財政陷入危機,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所主張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則認為,擁有發行主權貨幣的國家,可以透過發行貨幣購買公債,來解決社會問題。在先進國家奏效的MMT,卻在拉美國家帶來惡性通膨、匯率崩潰、經濟衰退等「災難性」的後果。貨幣發行過多的成果,需要全球共同承擔,若是人民對貨幣失去信心,會使金融體系崩潰。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提出通膨暫時性的觀點,強調長期充分就業才是未來升息的必要條件。央行認為通貨膨脹須符合三要件:普遍、持續、顯著,因此世界通膨的暫時性與否,仍有待商榷。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許世德則指出,中國已經開始施行MMT,且預防性的在解決部份MMT所存在的問題。無上限的發行貨幣,金融機構本身需面對很多分配不均的剛性限制,中國將大量外匯存底灌入四大行(中國四大銀行),可快速經由四大銀行進行間接融資,優勢在於可精準調控資金流向。在此背景之下,2008年財政赤字後,中央政府從基礎建設「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及房地產著手,推行「城鎮化」,此兩政策產生極大的資金需求。中國施行MMT可使地方政府有資金運用在基礎建設,對加速經濟有正向幫助,但拿著未來的稅收來支應現在的支出,債務將與日俱增,因此最大的挑戰在於資金能否在未來透過稅收回流。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許嘉棟指出,MMT雖主張財政赤字貨幣化,仍須慎防物價膨脹,當政府可以無限制發行貨幣,伴隨而來的將是財政惡化及通膨,也可能誤導財政及貨幣政策。歐美日等國採行財政赤字貨幣化,雖增強了MMT之聲勢,卻並非認同MMT,而是為了振興景氣不得已而為之。貨幣寬鬆政策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上漲,貨幣多流向股市、房地產之交易,甚至炒作外匯、金銀等,使得資產價格大幅震盪。他認為貨幣政策應及早改弦易轍,美國極有可能在近期逐漸調整貨幣政策,台灣的利率政策應緊隨其後,避免衝擊利差。國內物價近期有上揚跡象,適度收縮資金已成為必要,政府支出應講求效益,避免擴張支出成為風氣,流於浮濫,現在的過度舉債,將成為未來世代的負擔。若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引發高度物價膨脹,可能不失為減輕政府實質償債壓力的解方之一,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通膨所造成的後果,政府及人民未必可承擔。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則指出,當美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各國皆同步跟進,貨幣及財政支出大幅擴增,債務佔GDP比重在近兩年有大幅成長趨勢。若外債高且財政結構脆弱的國家亦採取寬鬆政策,可能造成國際資本市場動盪。美國的貨幣供給真正開始成長是從2008年,除少數年通膨率超過3%,其餘年均在2%左右波動,貨幣寬鬆政策看似對通膨沒有太大影響。發行這麼多貨幣,通膨是否真的存在?從去年第四季全球疫情趨緩開始,景氣回穩使得需求浮現,通膨緩慢上升,疫情所造成的供應鏈與生產不順暢、原物料與能源供給不足,以及寬鬆貨幣政策與刺激財政政策所累積的能量,將使通膨問題在短期內不易改善。若無其他重大政治或天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或許國際通膨問題在2022年下半年將可獲得紓解,但可能要面臨高貨幣供給與巨額財政赤字所留下的後遺症,尤其是各國經濟差異、各產業競爭力不同及所得分配不均的擴大所衍生之經濟、社會與政治相關問題的發酵。

陳冲講座教授以五項說明作為結語:一、無上限赤字講述的是一個理論,台灣的情況目前沒有無上限赤字,是因為財政紀律受到重視。二、MMT並非好或壞,而是藉由過去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驗或急迫情境下使用的貨幣政策手段。三、MMT有時會誤導貨幣政策,通膨時除了注意CPI,也應將資產價格納入考量。四、及早且逐步應付通膨需採取行動,例如未來縮表及升勢必可能發生。五、政策的後果誰買單?答案是以後的納稅人。免稅、納稅減半及稅率優待是否公平,應藉由公聽會等方式討論。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主任王昱凱表示,第五季「地球不再是平的—動盪環境下的經濟新平衡」在此圓滿告一段落,特別感謝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贊助此次活動。王昱凱主任並表示,除舉辦東吳企管財經講堂外,東吳企管碩士及碩專班課程也有陳冲講座教授開設「財經與公共政策講座」等課程,以學習相關財經與公共政策等外部環境對企業及社會之影響,喚起商管教育對此議題的重視,並形成東吳企管之教育特色。

東吳大學陳冲講座教授
企業管理學系劉美纓教授
麥格理證券許世德分析師
東吳大學許嘉棟講座教授
台灣金融研訓院吳中書董事長
東吳企管財經講堂與會貴賓合影

TOP


【財精系】東吳大學聯手派可 投入加密貨幣交易實作

東吳大學在2021年10月19日與全球知名量化交易所獨家代理商派網(Pionex)共同舉行簽約典禮,投入加密貨幣量化交易之教學與投資競賽,以由此建立學生對加密貨幣交易之專業知識與操作實務。這也是派網首度與學校進行實質產學合作,派網並將提供虛擬貨幣與交易平台讓學生參與交易實作。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特別以派網創辦人吳德威由東吳政治系畢業後「斜槓」加密貨幣交易所之創業為例,鼓勵學生能積極學習新興領域知識;不過他也提醒同學「高風險高報酬」背後的投資風險意識,並期待未來有更多同學能像吳德威學長般,積極回饋母校,培養下一代學子。

派可公司董事長吳德威則表示,他長期關懷年輕人的發展,尤其出生於90年末的Z世代,可說是「悲世代」,他們畢業後面臨的是高物價與動盪不安的環境,但同時也充滿機會。例如近年的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就是Z世代的機會。吳德威也指出,Z世代出生於手機世代,有天然的好奇心與學習心;因此派網希望透過與東吳大學的合作能讓同學學習加密貨幣交易原理,派網並提供交易資本金,讓學生投資沒有負擔。吳德威也直言,唯有透過系統性的教育推廣,加密貨幣交易與區塊鏈技術應用才能普及。

東吳大學商學院傅祖壇院長則直言,比特幣的飆漲已成為另一種投資顯學。過去商學院在金融科技相關課程設計較偏向傳統金融創新,而對於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應用仍在學習摸索中。派網與商學院的產學合作將可以提供學生對新興數位貨幣領域的專業知識建構。

財精系主任暨商學院金融科技開發中心執行長詹芳書則直言,過去老師們一路從博士班學習金融理論,較缺乏實務應用,尤其是新興金融新創如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應用。因此派網與商學院的合作價值在提供技術實務的Know-How;尤其許多新興金融商品並沒有價格的天花板,因此如何定價、取價,也是未來商學院金融科技相關學程的重要議題。

數位貨幣與金融中心執行長歐素華則表示,數金中心成立目的在培養「Z世代」的英雄之路,「From zero to hero!要從ABC開始」也就是AI機器人理財、Blockchain區塊鏈、與Coin數位貨幣。目前數金中心已建構一系列課程,並將於下學期開設「數位貨幣之基礎概念與實務應用」通識課程,另將舉辦系列研討會,以推廣數位貨幣之創新教育。

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致詞
東吳大學商學院傅祖壇院長致詞
派可公司董事長吳德威致詞
東吳大學與派可公司簽約儀式

TOP


【財精系】一次簽三年!東吳大學喜迎群益證 簽署合作備忘錄

學生零股實戰 群益董座親授投資密技

東吳大學商學院再迎喜事,今(10/21)與群益金鼎證券於城中校區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一簽就是三年約。業界精英傳授學生最貼近實務的寶貴經驗,包括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跟總經理都化身老師親自授課,創新課程「資本市場實務與操作」學生還能實際操作零股,也成為東吳商學院的超級搶手課。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王濬智直言,自己的女兒就是東吳法律系畢業,經過東吳法律五年的洗禮,進業界經得起考驗,更表示群益金鼎證券和東吳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是親上加親。

當前台灣社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喚起國人對數位金融投資的強烈意識,同時因疫情影響,資本市場也因遠距工作型態而產生巨大的變化。在金融產業的數位轉型浪潮下,如何培育符合資本市場需求的優秀人才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東吳大學以悠久的法律、商管及人文社會專業基礎,邀請群益金鼎證券一同為數位金融人才的培育,建構前瞻且扎實的教研平台。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致詞時表示,數位金融是以資本市場為核心,利用科技賦能,將傳統的金融交易效率化、安全化及拓展至消費者各種生活場景加以結合。而在金融產業的數位轉型趨勢下,金融業亟需優質的人力與創新的研究能量,才能提出符合時代需求及產業發展的金融商品與服務。群益金鼎證券王濬智董事長也特別表示感謝,120年來,東吳大學深耕法學及商學領域,在後疫情時代,東吳大學做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標竿,持續透過扎實的課程及創新的研究,積極為培育產官學界所需的人才。

群益金鼎證券賈中道總經理亦表示後疫情時代下,金融產業因應資本市場的快速變化,更需要增加大量的商管、資訊、法律及風險管理人才,方能滿足產業的需要,特別是證券業的數位轉型正以飛快的速度前進,需要更多創新的思維與研究能量的投入。商學院傅祖壇院長亦表示,東吳大學有優良的學術傳統及創新的研發能量,在扎實的教育訓練下,相信商學院所培育的數位金融人才將會是金融產業的首選。未來,東吳大學商學院期望與校內各教研單位共同合作,透過群益金鼎證券提供的資源,朝跨領域的方向來提升數位金融人才的專業能量。

東吳大學為我國第一所私立大學,創校已120年,設有法學院、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外語學院、理學院及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商學院為國際菁英商管學院認證機構AACSB之成員,設有會計學系、企管學系、經濟學系、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及資訊管理學系等。110學年起,東吳大學商學院獲選為教育部雙語學習之重點培育學院。

東吳大學與群益金鼎證券簽約
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致詞
群益金鼎證券王濬智董事長致詞
群益金鼎證券賈中道總經理致詞

TOP


◎東吳大學商學院通訊預計每月月初發行,歡迎本院教師同仁投稿,Email:business@scu.edu.tw

商學院50周年院慶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