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恭賀~國貿系陳金盛老師及經濟系鄭輝培老師通過升等
【會計系】《歡迎報名》2023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
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自2009年起,第一屆首先於台灣東海大學舉辦,至今已在兩岸不同地點輪流成功舉辦十屆,論壇也發展成為海峽兩岸各界專家學者交流經驗、激蕩智慧的年度盛會。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區域發展論壇訂於2023年5月12日,假台灣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召開。此次會議由東吳大學、中華企業評價學會、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福州大學、東北大學等單位主辦,由東吳大學商學院、東吳大學會計系、東吳大學國貿系、財團法人東吳大學會計系所同學聯誼會文教基金會、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海峽兩岸學術交流專業委員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和協辦的又一盛會,本次大會將邀請財政部前部長張盛和教授、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穆榮平理事長、環球經濟社林建山社長、實踐大學企管系蔡政安教授發表專題演講,另共收錄學術論文42篇,其中大陸學者論文19篇,臺灣學者論文23篇,內容涵蓋ESG、AI運用、大數據分析、市場發展、企業經營、企業投資、資訊科技、兩岸發展等多個領域,採線上與線下雙軌方式進行交流,熱忱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
【商學進修學士班】東吳大學商學院商學進修學士班獨立招生開始囉~
東吳大學進修學士班招生自即日起至5月11日為止,東吳大學商學進修學士班今年擴大招生118名,一年級入學不分系,二年級依各人興趣,選擇全台唯一「ESG永續經營學程」或北北基進修學士班唯一「會計金融學程」。如果您對商學進修學士班感興趣,請訪問東吳大學商學院的網站以獲取更多詳細信息。我們期待您的加入,與您一起提升商業技能,開啟成功之路。
聯合報刊載新聞:
112.04.20 聯合報A12版刊登「東吳大學商學院商學進修學士班培養綠領人才推出會計金融和ESG永續發展學程兩大核心學程」112.04.27 聯合報A12版刊登「東吳大學商學進修學士班擴大招生118名 全台唯一 ESG永續經營學程」
【商學院 EMBA協會】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50期電子報,歡迎點閱
臺北市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第150期電子報已出刊,網址:http://www.scu.edu.tw/emba/embanews150/ 。
歡迎點閱~
【商學院跨領域學程】112學年度商學院跨領域學程招生說明會
因應產業數位與智能科技變革,現今職場環境已不若過去有清楚分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環境下,業界現面臨的問題比過去複雜度更高、更多元,僅有單一領域知識,恐不足以應付職場的各種挑戰。所謂的「跨域學習」並不是鼓勵學生「跳領域」,而是自既有的優勢再延伸,意即「擁有垂直縱深的主科專業,兼具他領域知識/技能的橫向理解」。若想進一步增進職場競爭力,則必須能以不同視角觀察組織所面臨的挑戰並依據當下的情境,去定義、解決問題以及靈活創新。
有鑑於具備跨域知識、技能與思維將為同學帶來更多的升學/求職機會,亦將使同學成為「有選擇機會」的人才。是故,商學院藉以推出四個跨領域學分學程(包括:財務金融學程、金融科技學程、國貿管理全英語學程、財經全英語學程),打造商學特色課程模組並提供多元學習支持管道與服務,鼓勵學生以彈性、開放的學習心態進行「跨域學習」。
於4月17、18日的兩場「商學院跨領域學程招生說明會」中,商學院阮金祥院長、詹芳書副院長分別以自身與旁人跨域學習經驗為例,幫助與會的158名同學理解融會應用連結不同領域知識與技能之重要性;更提到修讀跨領域學程帶來的額外好處-提供優質學習情境、認識不同領域專業人脈、累積實務經驗。商學院相當注重培育學生實務能力,故課程中將融合許多實作、競賽機會。而在解決問題及與不同學科背景同儕共學的過程中,同學即能體驗如何結合各領域所學之知識、技能,激盪出獨特的創意解決方案。
112學年度雙輔跨申請於4月24日至4月27日開放申請。結果則預定5月25日公告於「新校務行政資訊系統」(網址:https://api.sys.scu.edu.tw/academic/)。對於學程申請、修業等有疑問,均可與陳玟君秘書(分機2891)、江怡靜秘書(分機2881)聯繫。
【經濟系】2023年4月份經濟系演講活動
- 經濟學系4月7日(五)邀請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研究員演講,講授「淨零之路:臺灣的雙贏策略」。
- 經濟學系4月12日(三)學士班「貨幣金融專題(B)」課程,由許嘉棟講座教授主持,邀請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林士傑所長演講,講題:「金融科技發展新趨勢與新思維」。
- 經濟學系4月12日(三)碩博士班「經濟與投資分析」課程,邀請智泉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鄭亦珊專員演講,講題:「Turnitin論文比對系統教育訓練」。
- 經濟學系4月19日(三)學士班「經濟論壇(B)」課程,由袁國芝副教授主持,邀請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劉佩真總監演講,講題「我國半導體業發展之面面觀、國內不動產市場景氣與趨勢變化之脈動」。
- 經濟學系4月19日(三)碩博士班「經濟與投資分析」課程,邀請大華銀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楊斯淵投資長演講,講題「ESG 投資新趨勢」。
- 經濟學系4月26日(三)學士班「貨幣金融專題(B)」課程,由許嘉棟講座教授主持,邀請政大財政系兼任教授、前中央銀行經研處處長、前中國輸出入銀行董事長施燕演講,講題:「金融危機與貨幣政策」。
- 經濟學系4月26日(三)碩博士班「經濟與投資分析」課程,邀請華南永昌綜合證券數位券商中心謝銘龍經理演講,講題:「籌碼投資策略」。
【企管系】大成食品全產業鏈到循環經濟-大成集團韓家寅副總裁專題演講
大成集團的韓家寅副總裁受高孔廉講座教授之邀,於3月24日兩岸財經講座課程演講,從大成食品的經營策略面來介紹何為循環經濟。韓副總裁在講座一開始便用最熱門的食品議題來開場,也就是全國缺蛋潮。並藉由此議題來位同學帶來食品產業所存在的特性及困擾。韓副總裁提到:「大成漲價,政府立刻派人來詢問,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大成是『民生產業』。」民生產業一詞便能讓同學們對食品產品建構由最初步的認知。
大成作為台灣最大的飼料公司,擁有65年歷史之久,而今年已63歲的韓副總裁則最能代表大成集團的發展與成長。韓副總裁提到,他是在大成裡成長的。韓副總裁以個人的經歷提出,大成不是簡單的種植、養殖產業,而更重要的是生技及循環經濟概念。韓副總裁畢業後是在矽谷從事高科技行業,而從高科技走向生技的過程也讓他感受到生技的重要性。韓副總裁認為,民以食為天,而生技才是能讓食品提升等級的重點之一。
韓副總裁提到自己的父親在台灣就是以賣豆餅起家,而豆餅的原材料也是當時大成最主要的重點之一。大成創立前三十年,主要做三件事:油、麵粉以及飼料,通過前兩者的副產品來結合玉米製作飼料,所以黃豆、小麥及玉米即是大成前三十年的基礎原料。而當時台灣基本上都是靠海外進口取得這些糧食,所以糧食會跟能源一樣重要。隨後大成以十字整合策略,成功的將食品產業提升到更高的等級。
大成十字戰略,也可以說是從白肉雞垂直整合一條龍開始做起。從種雞開始整合一條龍產業,其中也包括蛋及肉雞的供應,主要是和農民簽署契約,與其合作增加產出的穩定性。但養殖風險、市場風險也很大,所以大成保證承擔市場風險,無論市場如何,都會為農民承擔。十字戰略是從種雞開始,但現在的大成更將此戰略運用到其他產品,例如種豬、土雞、蛋雞、水禽等。韓副總裁提到:「做食品只有一百分,沒有99分。」通過生產線的十字整合,才能確保穩定及安全。
隨後,韓副總裁也提到了循環經濟概念。循環經濟有四安,包括食安、環安、工安及生安。食安及環安已經越來越被重視,工安也有,至於生物安全,雖然比較少提到但是它十分重要。韓副總裁以台灣的草蝦與豬肉為舉例,台灣失去了草蝦的養殖環境,但相對的,台灣政府對豬肉豬瘟的掌控做的十分好。當其他國家出現豬的疾病及質量問題時,台灣能倖免於難。但禽流感的控制就比較難,因為來源是飛來的鳥禽,而這也是現在缺蛋潮的主要原因之一。雞要多久可以生蛋?要大概需要24週左右,會產蛋到80週左右被淘汰,一整個循環需要大概一年的時間,所以要補足市場的需求還是需要時間的。另外,台灣的蛋仍比世界很多國家落後。近期導致缺蛋的原因有長短期,短期原因是禽流感、但長期原因仍在政府控管方面。就算利用養殖手法加強蛋雞的產蛋,但仍不足以滿足每天消耗2200萬顆蛋的台灣市場。
大成從黃小玉轉變成肉蛋奶,從植物蛋白轉變成動物蛋白。韓副總裁分享,數據上看糧食自給率,台灣是最差的,存在糧食的潛在危機。再加上大成在台灣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因此也會對糧食的潛在危機更小心。會有很多因素影響著糧食自給率,包括外匯匯率、船運指數、大眾物資期貨行情、氣候影響、物流供需等。
最後韓副總裁擁有豐富的餐飲行業經驗,曾開立各種餐飲餐廳。韓副總裁更分享了餐飲行業的垂直及水平獲利來講解餐飲行業的經營理念。隨後介紹了價值方程式,介紹了4大重點。包括食物的質量,都是形成價值的重要一環。
【企管系】兩岸貿易四大錯誤認知-杜震華教授專題演講
受高孔廉講座教授邀請,現任文化大學和華梵大學兼任教授、前經濟部顧問、前商研院商業政策所杜震華所長,於3月10日企管系同學帶來「兩岸貿易四大錯誤認知」演講,將兩岸貿易及經濟的特性,以「台灣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市場」、「沒有大陸市場台灣貿易會逆差」、「兩岸經濟協議(ECFA)是大陸對台灣讓利」、「ECFA 服貿協議會拱手讓出大量台灣服務業工作」四個題問,以不同觀點讓同學們重新認識何為兩岸財經。
杜教授先從台灣今年對中國大陸、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出口及國際貿易狀況來初繪台灣的國際經濟貿易環境。隨後,由觀察世界三大經濟體周邊的小國/島,來看區域經濟的狀況,說明可給台灣怎樣的借鏡與參考。杜教授提出,大經濟體會吸收周邊的小國或島,從中獲得利益,同時引用物理學重力公式來解釋出中台的經濟關係,讓同學們藉由重力經濟說,便清晰建立了台灣在兩岸及國際貿易上的基礎框架。
其次,杜教授提出,台灣不會因為沒大陸市場而變成貿易逆差。雖然的確台灣不能輕易放棄大陸的市場,而且失去大陸市場也會對台灣經濟貿易造成很多影響,但順逆差計算應納入全面考量的因素眾多,不能只簡單的從大陸市場的規模來判斷;失去大陸市場真正的結果如何不能斷言,但可以透過「總體貿易模型」來進行模擬推估,應可以正確地推估,台灣總貿易順差會「顯著減少」,因為可以賺錢的地方變少了,而且是最容易賺錢的地方不見了。
杜教授提出第三項錯誤認知,是ECFA是大陸對台灣的讓利。但這是事實嗎?教授提到陸方對台灣的開放項目遠比不上台灣對大陸開放的多,所以媒體都會報導認為大陸對台灣讓利。但杜教授認為,單從開放項目數量來判斷太過草率。就算開放項目比較少,但如果單一項目的成長率十分強大,那也另當別論。所以整體狀況是動態還是靜態,加權貿易額又是否有計算?都應該是ECFA的考量條件之一。官方宣傳、媒體宣傳是一回事,但學習財經的人就應該考慮更多的因素。利用數據的對比,客觀準確的判斷經貿的相關認知。
最後,杜教授提出一個需要打破的錯誤認知—「『服貿協議』會讓出台灣大量工作機會」。大陸企業來台灣是有特定需求的,而這些需求並不會搶奪大量工作機會。舉例說明,台灣的醫療比中國大陸還要好很多,台灣的金融業亦如此。若在中國發展,可使年輕人有更多的經驗,未來回台灣也會更有機會。另外,金融業為非常敏感產業,新加坡發展銀行在台灣突然變得很多,也是因為台灣跟新加坡開了自由發展貿易協定,正是有了兩國經貿相關的協議存在,才能為年輕人帶來更多的機會和經驗。所以不能直接判斷「服貿協議」會讓出工作機會。杜教授也提到,機會一般都伴隨著危機。這類協議的確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就像是社會的工作機會失調。但政府應該加強控管這些危機的出現,通過各種方法來讓利大於弊,這也的確是政府的職責。
藉此內容,杜教授更對台灣本土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做進一步解釋。台灣企業規模太小,許多自動化、創新的產業效率不高,所以即使是最優質的服務業也走不出去。杜教授以鼎泰豐舉例說明,並提到其全世界的據點只有100多家。為何台灣無法產生台灣的麥當勞及肯德基,因為我們的規模太小,許多好東西無法出去,如果台灣有中國大陸這個市場,則可有以大量生產力,把台灣推出去。
同學在尾聲也積極提問。同學提到結合最近中國的經濟及貿易發展狀況,出現了種種問題。以及大環境的改變,是否需要重新審視要如何對待與中國的經濟貿易政策?然而杜教授講解了其他地區與台灣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經驗,解釋為何要與中國的經濟貿易策略合作。其中提到了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領頭羊,能否與台灣合作也存在我們必須看中的重點。各地區均有負面的狀況,但依舊要客觀判斷是否適合當前的台灣與其合作。
【國貿系】2023年4月份國貿系演講活動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主講人 |
講題 |
4/7 (五) |
10:10~12:00 |
2515教室 |
王若穎 (尼得科技超眾科技公司執行室協理)
|
電商與創業 |
4/19(三) |
15:10~17:00 |
2518教室 |
張淑珍老師 (清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全球政經的人文性 |
4/22(六) |
10:10~12:00 |
2524教室 |
譚鎧承 (澳門進富資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台灣企業運用澳門平台進入中國市場 |
4/24(一) |
18:30~20:00 |
1104教室 |
倪貴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 食品貿易國際規範--由WTO/SPS到SPS-Plus |
4/25(二) |
10:00~12:00 |
2524教室 |
劉馥寧 (金百利克拉克行銷部數位行銷經理) | 職涯開路機-外商教我的數據力與軟實力 |
4/26 (三) |
15:10~18:00 |
2518教室 |
吳東峯 (三商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室專案經理 ) | 跟你認知不一樣的餐飲業-餐飲業的基礎模式說明 |
【國貿系】2023.04.13.企業參訪-香港商德翔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112年4月13日(四)謝文雀老師帶領國貿系研究生前往香港商德翔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參訪,活動內容包括德翔集團簡報及部門參觀,深入瞭解該公司的發展以及各項重要業務,本活動目的希望讓同學對於職場以及企業文化有更深入的體悟,強化學生對國際企業營運了解與學習績效。
【國貿系】2023.04.20.張瀞文老師赴西松高中進行學生模擬面試
112年4月20日(四)上午10:00~12:00,張瀞文老師赴西松高中進行學生模擬,協助學生在面試時應注意的事項,包括事前準備、自我介紹、回答問題及服裝儀容等。
【財精系】112學年度「大學開門-認識東吳財精說明會」活動
財精系於112年4月15日舉辦「大學開門-認識東吳財精說明會」,當日共計有近百位家長及學生踴躍出席,說明會由詹芳書主任針對學系現況、課程特色、師資結構、研究及發展領域、獎助學金、學生可參與的研究計畫及實習機會、傑出系友等作詳盡介紹,期讓在場家長及學生充份了解本系所能給予的資源,培養出之學生能具備之能力及未來就業方向,另由劉文彬助理教授說明如何強化備審資料之內容,針對個人簡歴、自傳、讀書計畫之呈現方式、如何突顯自己、應注意事項及避免出現錯別字等,以輕鬆活潑的口吻,輔以範例,期能讓學生做出一份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審查資料。
【國貿系】2023.04.10.第27屆國貿系系友盃籃球賽
112年4月10日(日)假雙溪校區室內體育館,舉辦第27屆國貿系系友盃籃球賽,計有48位系友及在校生12位參加,分6隊進行比賽,參賽者展現運動精神,努力奮戰,最後冠、亞、季軍分別為老殘窮隊、LSP隊、豆腐金剛&系男籃隊。
【國貿系】2023.04.17.第17屆國貿系系友盃羽球聯誼賽
112年4月17日(日)假城中校區室內體育館,舉辦第17屆國貿系系友盃羽球聯誼賽,計有11位系友及4位在校生參賽。
◎東吳大學商學院通訊預計每月月初發行,歡迎本院教師同仁投稿,Email:business@s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