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前期
創刊
中心首頁
「 本期專欄
「 活 動 報 導

【科幻與現代文明】的課後點滴

外星人來地球的187種理由 與 地球人的187種反應/
葉言都老師
  (按此連結)

外星人的修課之旅/ 大學生的科幻體驗 (按此連結)

「第五屆通識徵文比賽」

‧得獎作品賞析 (按此連結)

得獎者心得感言 (按此連結)

本期專欄】特色講座通識課程-「科幻與現代文明課後的點滴...

在老師們的眼中, 大學生有時跟外星人只有一線之隔,
這樣說來,通識課程就是集結來自各 個不同星球的外星人了。

在「地球人」葉言都老師的「科幻與現代文明」課程中,與這「外星人」大學生們接觸幾個學期後,
葉老師寫下了"外星人觀察指南"...
.

科幻課堂

外星人來地球的187種理由

地球人的187種反應
                  


科幻與現代文明/葉言都 老師

葉言都老師

如果有外星人來到地球,你認為他們可能有哪幾種目的或原因?
並試行推論外星人因不同的目的或原因來到地球時,地球人可能有的反應為何?

   這是我為100學年度上學期「科幻與現代文明」講座課程出的學期考申論題之一。
申論題共有四個,這是我最得意的一題,因為這題完全符合科幻創作的基本原則:如果…則(if...then),
我認為它必然能讓學生一方面回憶課程中講過的外星人情景,一方面發揮他們自己對科幻的想像力,
就這科幻必備的外星人議題好好推論一番。
這是個200人選課的大班。扣除退選、休學、期末退修、缺考等等狀況,有187人來參加學期考。
考試開始後的100分鐘內,我陸續接到187份考卷,當然,這表示我必須在學校規定的時間裡,
批閱完這4×187=748個申論題。

堆在桌上的厚厚一疊考卷令人望而生畏;但為了評分的公平,必須一題一題地批閱,
而不是一份一份地批閱,這又表示我必須拿動考卷748次。
開始閱卷長期抗戰後,基於提升閱卷精神的考量,我決定先批改最得意的外星人申論題。
剛開始幾份回答得規規矩矩,不久之後,一份樂觀主義的考卷出現:

…又或許外星人在外星球上生活得並沒有很愉快,而聽說地球的人類每天都有有趣的事發生,每天都可以很開心且充實,於是他們決定到地球上來實習,觀摩一下不同於外星球冷冰冰的生活方式…

   
這位同學的日子應該每天都很開心且充實,當然反映出本校的教育成果;不過她怎樣推論出外星的生活冷冰冰?倒是一個值得推敲的問題。

接著,一篇充滿哲學意味的科幻愛情宣言跳入眼簾:


竊以為若有外星人來到地球,有可能是為了人性,此所謂人性,指人之本性,愛恨情仇貪嗔癡性等是也…(按,外星人)由於掌握太多而失卻人性、熱情、對生活的嚮往與憧憬,他們失去了性能力及愛情,他們是為了修愛情學分而來的,找回生命最純粹、原始的使命-繁衍,並且生生不息,不亦是科技發展的最初目的?一切只為尋找初衷。

    這不愧是一位中文系四年級同學的大筆,祝福這位同學愛情學分得高分。
講到外星人的愛情、性、婚姻與家庭,另一份考卷上出現這樣的科幻故事:

   有一名外星人在偶然的機會下飛碟失事而來到地球,在荒郊野外遇到一名登山女子(此種外星人有變形能力),為了尋找維修飛碟的材料而一同與這女子(按,應為「與這女子一同」)生活,長久相處下彼此相愛也建立了家庭。飛碟修好時利用電波告訴同星的朋友,其朋友也相當羨慕有這種生活而爭相來地球找真愛。

    故事編得不錯,只是外星人間用電波通訊,不知要幾光年才能把消息送到?
外星人的考題也告訴我,本校高年級同學顯然已經有人將系上所學融會貫通,就像這位社工系三年級同學認為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理由:
   
可能是階層化程度太高;來地球的可能是被貶放的官員、牢犯,或低收入戶這類型的弱勢團體。

    批閱到大約一半時高潮出現,這份言簡意賅的「小辣椒」式答案讓我精神大振:
1 觀光→提高旅館的住宿費和飲食的餐費,多賺些錢。
2 作為統治地球前的考察→形成恐荒(按,慌),爭相移民…
3 迷路了→騙他帶回家,然後帶他去實驗室泡夫馬林。
4 學習地球文化→教他孔孟思想嚇跑他。
5 千里尋母→感動,拍成勵志電影。
6 想吃地球美食→帶他去非洲告訴他地球人都沒吃飽了,所以不給他吃。
7 討老婆,想宇宙聯姻→如果那外星人條件好,那排隊相親,選到好。如果條件頗差,一把鏡子,照照吧。
8 不小心的,不是故意→好,我知道了,掰。
9 離家出走→關懷他,帶他去社會局找人撫養並作心理輔導。

    這位同學的答案提出的項目最多,我可以想見他寫完時的那副cool相。
然後,隨著批閱過的考卷愈來愈多,各種科幻性很高的作品一一報到:

隱世→隔壁搬來的那家子好怪異啊!
美國人應該會把它們請上節目。
最後竟然由北韓打敗外星人。
打發時間,人類只是外星公子哥的玩物。
告訴外星人,地球其實又熱又平又擠,而且很無聊。
地球的房價太貴,我們可以去外星投資炒房嗎?
目的:想吃台灣的水果。反應:台灣人會把香蕉和一斤8塊的柿子給它們。

看著看著,我不知不覺為這些同學們的創意入迷,批改考卷也變得不再像是苦差事。於是在這一題即將批閱完畢時,看到這份高來高去真正四兩撥千斤的答案冒出來,我不禁油然而生反璞歸真的感覺:

…所以我認為外星人不管是哪一種目的來到地球,地球人都不會先知道他們的目的,因為我們會以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去看待外星人。
 

我給了這位同學不錯的分數。她的答案固然不長;
但是,真的,包括教這門課的我在內,我們誰又敢保證「其實我懂外星人的心」,
瞭解外星人來到地球的真正理由呢?。
在東吳大學通識課程教書畢竟是有意義的。面對這外星人來地球的187種理由與地球人的187種反應,
我在趣味盎然中看到當代青年人內心的世界。這世界,比我過去想像的寬廣。

→回選單
外星人的修課之旅-大學生的科幻體驗

在葉言都老師的專欄「外星人來地球的187種理由 與 地球人的187種反應 」中,我們看到老師藉由學生的科幻見解,所以引發的想法和趣味。
而這些修過科幻課的學生中,對於接觸了科幻後 ,又有甚麼想法呢?


由生活中體會科幻魅力篇 /工四A 吳沛錡 同學的科幻體驗


科幻課堂

‧你當初選這門課的原因…

面對多堂正經八百的通識課下,看見了此課程的內容,又是邀請不同的講師的座談,會激發出的火花令我相當期待,雖然本身對於科幻的涉入與了解不深,但是憑著一股「通識就是要多嘗試」的想法,很幸運的選上這超級熱門的通識課。

‧上課前覺得科幻像是…科幻老師可能會…

上課前,我可能會認為老師可能會是個「宅男」,腦袋裡想像著老師可能平日就瘋狂看漫畫以及小說,可能會很哲理的講述著日月星辰。

‧實際上課後發現科幻是…科幻老師是…

上課後,藉由不同老師的講述,原來生活中充滿了科幻卡通與電影,甚至包含了熟知的原子小金剛、鋼彈以及我最愛的哆啦A夢,很喜歡大家在上課的過程中彷彿進入了科幻的世界,一起來思索著:「如果我是…..,我會…..」或是「如果有一天你擁有超能力,你會想要創造什麼?」,也許我並不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學生,但是在聆聽每一位同學有趣的講述,都是一種驚喜。因此我認為科幻老師有一種魔力引導著大家簡單進入世界。

‧有因上過此門課而關注科幻作品嗎?

平常雖然沒有看卡通與小說的習慣,但是對於電影的故事情節與聲光感受影響很深,都會讓我認為這樣的世界存在嗎?如果我就是那個救世主我會如何解決,更深的探討到人類目前科技的影響是否逐漸將生活推向毀滅與破壞,其實科幻不完全是與科技完全的連結,簡單的生活與尊重生命也能夠創造奇幻世界。

‧有沒有問題想問科幻老師呢?

親愛的老師,你看起來是這麼嚴肅與正經八百,對於奇幻的世界卻是多采多姿,對於未來的發展,你的期許是?如果可以變成「復仇者聯盟」電影中的英雄,你會選擇什麼角色?為什麼?

‧如果你是科幻老師,你想問學生…

    「如果世界末日,你擁有拯救世界與重生的機會,你會…….」
→回選單


原來科幻不是阿宅的專利篇 / 政治系 熊唯呈 同學的科幻體驗


科幻課堂

選擇這門課前,其實自己平常生活跟”科幻”一點都沾不上邊,因為總是認為這一切都是虛構的,與其接觸此一類型的作品,寧可選擇較貼近你我生活、寫實一點的類型,而當初會選擇這門課的原因平淡無奇,完全是朋友一同選課下的決定,但結果只有少數人選到這門搶手的課,對尚未了解科幻的有趣的我而言,這門課不過就只是為了選修而選。

  因為不愛天馬行空,總認為科幻就是一場空談,把不可能發生的事物,藉由書寫、口說以及肢體表現出來,並且在科技的幫助下,使得一切好像真的煞有其事。
而且也以為那些科幻迷,不過就是一群對科幻事物過份狂熱著迷的阿宅(例如:星戰迷),也就因此單方面的以為科幻老師們都是有點年紀的阿宅。

但上過第一堂課經由老師的導論後我改觀了,原來科幻不是口說無憑,因為那是我們對科幻與奇幻兩者的錯誤認知。

科幻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發展的,從這堂課開始我對科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因為對科幻的改觀,讓我對老師上課所提及的作品(尤其是電影)產生了興趣,而接觸後,更讓我體會原來科幻作品也是一種反映當時社會狀況的管道,例如:反烏托邦的”華氏451度”或者是自己喜愛的演員Christian Bale主演的電影”重裝上陣(Equilibrium)”,這些作品多少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境或者作者想傳遞的訊息;而科幻老師也不是單方面的對科幻一頭熱,而是富有想像力又不失理性的,總是希望學生不該被現實面所侷限。

  所以如果我是科幻老師,我想問學生,過去許多科幻作品的內容成真,如果可以,你希望下一個成真的是什麼?之所以問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人活著就該保有對一切未知的勇敢想像。
→回選單


科幻印象大顛覆篇 /社會系 陳易男同學的科幻體驗


科幻課堂

‧你當初選這門課的原因…

當然最初的原因是因為要必須要選通識課程,然後所有的時段和課程的選擇下,就選上了科幻課。在上此門課程之前,其實在另外的課程裡也上過一學期相關的內容,所以當老師們開始在介紹課程內容時,就不感覺到那樣的陌生了,反而有種溫故知新的感覺。

‧上課前覺得科幻像是…科幻老師可能會…

因為有過相關課程的薰陶,所以就不那麼畏懼科幻。但在這之前,我其實並不喜歡科幻,覺得它生硬又無趣,覺得好像是男生才會喜歡的內容,所以其實一開始是排斥的。
其實沒有想像過科幻老師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的,但我想一定是跟我很不一樣的人!

‧實際上課後發現科幻是…科幻老師是…

發現科幻其實蠻生活化的,是很切身的科學型態的轉化,很生活中細小物質的轉變與創新;發現科幻其實可以很貼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科幻的潛能,只要自己願意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
科幻老師們其實都很不一樣,每個人都帶有了不同的個人特質,喜歡的科幻和對同學們表達出來的科幻也都不一樣;或許更映證了,科幻是可以很千變萬化又隨心所欲的。

‧有因上過此門課而關注科幻作品嗎?

有,以前對於科幻片並不會有太大的敏感度和好奇心,但是現在會想去關心這些科幻片,會想去看看這些片子裡面的科幻元素是什麼。像是最近有一部新片是由雷利史考特所導的「普羅米修斯」,我就很想去看看。

‧有沒有問題想問科幻老師呢?

是什麼原因開始喜歡上科幻?又是什麼原因讓老師們一直喜歡科幻到現在依然熱情不減?
科幻總是讓人有一種天馬行空的可能想像,好像我們只要能夠不斷的創新就可以貼近科幻;若不論台灣的現實因素,就從老師們個人和科技關係的立足點來看,科幻有沒有什麼受限制的地方?或是當自已在面對科幻創作的過程中,通常會被什麼樣的因素所侷限?

如果你是科幻老師,你想問學生…

如果科幻曾引起你一點點的興趣,那可以告訴我,那個引起興趣的地方是什麼?是什麼地方讓科幻對於你來說變得迷人?
現今市場上有許多的科幻作品,無論是電影或是書籍;能否挑一部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為什麼喜歡?為什麼這部作品的科幻氛圍的營造會讓你最喜歡?這和自己想像的科幻是相近的嗎?
如果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科幻世界,你想讓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回選單

第五屆通識徵文比賽 結果發表!

歷屆的通識徵文比賽,總是得到同學的熱烈迴響,經過評審們嚴謹的審評後,第五屆通識徵文比賽得獎名單揭曉了!得獎名單分列如下,獲獎同學除優厚的獎金外,並頒發獎狀乙紙。

第五屆徵文比賽得獎名單

獎項
姓名 系級 得獎作品 獎金

第一名

胡  靖

中二B

三字密語 (作品賞析)

6,000

第二名

邱叙綸

法四C

霸王別姬 (作品賞析)

4,500

第三名

周俊吉

中碩一

人生就像登一座山 (作品賞析)

3,000

佳  作

李辰翰

中三A

遙遠的想像 (作品賞析)

1,000

佳  作

吳耀中

化學三

通識.烈火 (作品賞析)

1,000

佳  作

巫季庭

貿三A

動與生活 (作品賞析)

1,000

佳  作

林筱倫

法三D

引水人 (作品賞析)

1,000

佳  作

周姿妤

英三B

勇敢面對,生命的殞落 (作品賞析)

1,000


第一名 02 03
第一名 胡  靖 第二名 邱叙綸 第三名 周俊吉
04 05 07
佳作 李辰翰 佳作 吳耀中 佳作 巫季庭
06 08 05
林筱倫 周姿妤 更多相片請看此

第五屆通識徵文比賽 得獎者心得

通識徵文比賽的舉辦宗旨,是希望同學在這門大學的必修學分之中,能分享、發掘優良的通識課程經驗,除了能與其他同學分享不同的學習歷程,也回溯藉由通識課程後所打開的多元視野。就讓我們來看看前三名獲獎同學,有甚麼樣的得獎感言吧!

第一名 胡靖 中二B
得獎作品: 三字密語

接到電話時,其實是相當驚喜的,我沒有料想到自己能幸運地得到評審的青睞。一直以來,我是一個認真的閱讀者,卻不是一個努力的筆耕者,在寫作一塊,我和其他每日固定寫作的同學,差得太遠太多了。當初選擇參加學校辦的這項徵文比賽,不只是為了許多附加的榮耀,也是為了能在大學的生活中紀錄些什麼,奢華又美好的青春。
在學校的通識課中,我得到的不只是那層層累積的二學分,而是受用無窮的人生經驗。我很感謝學校有如此多元的通識課程,讓我們可以擇其所愛,並在其中發揮。每一堂課,我都把它看成是我的專業課程,認為更多的面向更多的經驗,不但可以補足我專業技能的不足,更可以讓我的專業有更好的拓展。而值得慶幸的是,我確實在這樣豐富的課程中,得到了不同於以往的收穫。

第二名 邱叙綸 法四C
得獎作品: 霸王別姬

一晃眼,大學四年就要過了,而學校要求的通識學分我也早已修畢,美學導論,文學經典選讀,哲學概論和化學導論,回想起,通識課的確陪伴了我們一學期又一學期。我一向怠於投稿,即便我如此愛寫,這次在無意之間,看到了通識中心舉辦的徵文比賽,當下就想如果要我寫,我將會寫哪一堂通識課? 哪一堂讓我難忘? 在撰文的過程中,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思緒,也在過程中找出當時上課的筆記和講義出來,原來過去三年的通識課程,我還學了不少東西。
最後,十分高興文章獲得肯定,但是首當應該感謝的是東吳的通識中心,因為通識中心不懈地舉辦關於通識的各項活動,我才有機會得獎及回望過去三年的記憶片段,我認為過程其實比結果更珍貴。

第三名 周俊吉 中碩一
得獎作品: 人生就像登一座山

很高興這次參加通識徵文比賽能得獎,我認為學校的課程對於人生各有不同的啟發,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拘泥在書本內的知識,那樣就會變成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而應該和生活中的體驗去結合,或是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涯狀況。現代社會步調極快,我們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每天都會有新發現,特別是在學系課程之外的學習,就是讓我們懷著「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情去「時時蛻變」,讓自己每一天都更成長茁壯,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我想這不僅是在學校時應該去思考的問題,也是人生如何邁向多采多姿的一把鑰匙!


→回選單
通識教育中心